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27日电(邓洪勇 谢宗文)近年来,赫章县始终坚持以“为民服务解难题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抓机遇、促民生,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脱贫,探索实施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”的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就业扶贫项目,助力脱贫攻坚。
贫困山区孩子成为技能人才
按照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为主、院校参与”原则,以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”为主要内容,以工学交替方式,即每年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,部分时间在企业带薪实习实训,完成在校期间所有课程、修满学分,产教融合、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,以服务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,着力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知识和技能,颁发相关技能证书,为孩子们就业创业提供技能保障。
未上高中学生也能圆大学梦
很多孩子在上初中时由于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,选择了外出打工,不得已终结自己的“大学梦”。赫章县充分利用湖北鄂州职业大学的政策支持,开通绿色通道,通过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,让这类初中毕业生进入中专后,再升入大专或本科,获得全日制学历及毕业证书,让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也能上大学。来自赫章县德卓镇元角村的学生赵才姣说:“如果没有‘新型学徒制’就业扶贫项目,我也许就选择外出打工了,是它让我不花家里钱圆了大学梦!”
贫困代际传递不再“怪圈”延续
教育强民、技能富民、就业安民,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让教育和就业融合,让孩子边读书边就业,自己赚钱供自己读书,还可以向家里寄钱,补贴家用,提高生活水平,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赫章县德卓镇沙泥村王发媛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,家庭经济压力大。王发媛表示,进入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就业扶贫项目后,不但没有花家里钱,还长期寄钱回家。
项目启动以来,赫章县共组织515名学生进入了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就业扶贫项目,有力助推“一人就业,全家脱贫”的目标实现。下一步,赫章县将继续加大与高校、企业的对接力度,计划2020至2021年,每年培养“新型学徒制”教育技能人才2000人,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同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人力资源基础。(完)